一片林、一座园、一条江,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静 见习记者 耿晓帆在经历前期的顶压前行后,我省外贸近4个月逐步呈现回暖趋势,7月份迎来较快增长。其中,郑州2875.4亿元、济源示范区225.2亿元、许昌161.7亿元、南阳146.7亿元、洛阳135亿元、焦作134亿元、三门峡129.1亿元、濮阳114.2亿元,上述8个地市进出口合计占全省外贸总值的89.1%。
前7个月,美国、东盟、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为河南前五大贸易伙伴。从主要进出口商品看,汽车、农产品、人发制品快速增长。出口汽车142.2亿元,增长3.5倍楼阳生在讲话中强调,积极利用外资是实现高水平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我省更好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成为中高端、关键环至关重要。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通报全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情况。
建立完善全省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库,发挥自贸试验区、航空港区、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等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用好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引导鼓励外资投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8月15日,全省第九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举行。在内蒙古,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在四川,他指导当地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向长远发展着眼,在关键环节着力。系列重要部署,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许多重要问题都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密集考察调研,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高频词4月,考察广东湛江、茂名、广州。在河北,他指出,党中央关于京津冀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四川、江苏、河北、广东等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等相关课题。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农业对我国来讲至关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的一件大事。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学习进行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江苏,他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河北,他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密集的考察调研足迹,始终贯穿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线。在陕西,他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立足陕西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6月,考察内蒙古巴彦淖尔、呼和浩特。
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内蒙古,他来到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激励园区不断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他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研究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等课题,强调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因地制宜谋划,指引高质量发展前进方向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在习近平总书记眼里,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在陕西,他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在内蒙古,他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
在江苏,他要求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在四川、江苏、河北、广东等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等相关课题。
在四川,他指导当地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向长远发展着眼,在关键环节着力。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深刻阐释。5月,考察河北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在西安主持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专门听取了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在前往陕西途中考察了山西运城。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密集的地方考察调研,对这个首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高科技园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陕西,他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学习进行时】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河北,他强调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在江苏,他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河北,他走进麦田,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6月,考察内蒙古巴彦淖尔、呼和浩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7月,考察江苏苏州、南京和四川广元、德阳,从四川返京途中还考察了陕西汉中……在今年以来的7个多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涉及7个省份,最密集的时候更是在一个月里到了3个省份,行程安排满满当当。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地区,从区域发展到全局谋划,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考察调研足迹,彰显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的高度重视和长远考量。在广东,他指出,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 1996 - 2019 文采风流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汤泉镇